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重大科技成果不断产出,并持续通过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为进一步增进公众对中科院亮点工作的了解,同时促进院属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成果的传播推广,中科院2017年启动“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两类亮点工作筛选活动。

2021年第4季度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21年第4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成功发射运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

2021年11月5日,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成功发射。SDGSAT-1卫星由中科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研制,是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规划的首发星。目前,SDGSAT-1处于在轨测试阶段,各项功能正常,性能指标满足任务要求。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揭示月球演化奥秘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

2021年,地质地球所、国家天文台等研究人员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岩浆水含量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证明,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为撞击坑统计定年曲线提供了关键锚点;月球晚期岩浆活动的源区并不富集放射性元素,并且月幔源区几乎没有水。

我国量子计算优越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量子计算机对特定问题的求解超越超级计算机即量子计算优越性,是量子计算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等组成的科研团队,与上海技物所合作,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系统的量子计算方面获重要进展,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创始主任陈秀雄与合作者程经睿在偏微分方程和复几何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结果”,他们解出了一个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成功证明“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解决了若干有关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和卡拉比极值度量的著名问题。

中科院多项科技成果助力北京冬奥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赣江创新研究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

 

过程工程所、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赣江创新研究院、西北研究院、空天院等中科院单位利用自身优势和相关科技成果,助力北京打造绿色冬奥、科技冬奥。

16核龙芯3C5000服务器CPU完成研制

完成单位: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1月,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基于自主LoongArch指令系统的龙芯3C5000服务器CPU的研制。该CPU内部集成16个高性能的龙芯LA464处理器核、32MB的共享片上高速缓存和4个64位DDR4-3200内存控制器,主频2.1-2.3GHz,单芯片双精度浮点峰值运算速度超过0.5TFLOPS,综合性能接近市场主流服务器CPU产品水平。

 

2021年第3季度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科院2021年第3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天津工生所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研究团队利用化学催化剂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还原成碳一化合物,然后通过设计构建碳一聚合新酶,依据化学聚糖反应原理将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三化合物,最后通过生物途径优化,将碳三化合物又聚合成碳六化合物,再进一步合成直链和支链淀粉。

中科院建设并发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系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软件研究所等

2021年9月6日,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系统在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1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开幕式上发布,该成果直接服务于《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的研究和编制,并纳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活动的“地球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和评估成果展”。

首次实现“台式化自由电子激光”的原理验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利用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领先综合性能的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在基于激光加速器的小型化自由电子激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显著提升激光尾波场加速的电子束品质,并结合创新设计的紧凑型束流传输与辐射系统,实验上首次实现了基于激光加速器的自由电子激光放大输出。

在笼目超导体中发现非常规配对密度波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研究团队等合成了高质量的新型层状笼目结构超导体CsV3Sb5,并利用自主设计组装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谱(STM/S)联合系统,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了笼目结构超导体的非常规超导态的独特性质,这也是实验上首次在铜基超导体外的超导体系发现非常规配对密度波,对研究配对密度波的形成机制以及揭示其和非常规超导体超导机理的关联有重要意义。 

LHAASO新发现挑战宇宙线加速理论极限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

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国际合作组,利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覆盖3.5个量级的能量范围,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新标准。这次观测还记录到能量达1.1拍电子伏(拍=千万亿)的伽马光子,由此确定在大约仅为太阳系1/10大小(约5000倍日地距离)的星云核心区内存在能力超强的电子加速器。

我国无人潜器跨入深渊和极地科考新阶段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

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多次连续、稳定、可靠的万米下潜,并实现科考应用。“海斗一号”以其独特的“三合一”多模式操控和作业模式,同时具备多种类型潜水器的功能,既能大范围自主巡航探测,又能实现实时定点精细观测,还可以通过机械手坐底作业采样。

 

 在笼目超导体中发现非常规配对密度波
 中科院建设并发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系统
 LHAASO新发现挑战宇宙线加速理论极限
 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
 首次实现“台式化自由电子激光”的原理验证
 我国无人潜器跨入深渊和极地科考新阶段
2021年第2季度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科院2021年第2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风云四号B星先进光学载荷实现分钟级快速成像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7月1日,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精度高时效可见光观测图像。这批图像可直观显示对流云团的精细化结构,时空分辨率分别从5分钟、500米提高到1分钟、250米,快速成像仪、辐射成像仪、大气垂直探测仪等光学载荷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现首批“拍电子伏加速器”和最高能量光子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

高能所牵头的国际合作组在银河系内发现12个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揭示了银河系内普遍存在能够加速粒子超过1 PeV的宇宙加速器,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观测时代,被誉为研究高能宇宙线起源“世纪之谜”的里程碑。

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由理化所承担的“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于4月15日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液氦温度(零下269摄氏度)千瓦级和超流氦温度(零下271摄氏度)百瓦级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并在应用和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打造了“边研究、边应用、边转化”的发展模式。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5月28日,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该记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将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EAST装置上的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积累将为我国自主建造聚变工程实验堆提供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实现10mK以下极低温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由物理所组成的团队攻克了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热交换器制作等多项核心技术。近日,完全自主研制的无液氦稀释制冷原型机已实现10.9mK的长时间稳定连续运行,单冲程模式可达8.7mK,达到了国际主流产品的水平。该技术突破将为我国的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提供低温条件保障。

保护性耕作技术“梨树模式”支撑东北黑土保护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

以“梨树模式”为代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秸秆覆盖少免耕,它可有效减少风蚀水蚀,增强土壤抗旱保水性,防治土壤退化,逐步培肥土壤。东北地理所、沈阳生态所等作为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的发起及核心研发团队,联合相关单位,为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提供了适宜的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具。

 

 保护性耕作技术“梨树模式”支撑东北黑土保护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
 发现首批“拍电子伏加速器”和最高能量光子
 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实现10mK以下极低温
 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风云四号B星先进光学载荷实现分钟级快速成像
2021年第1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21年第1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中科院全面支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建设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年3月下旬,生态中心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深圳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1+3”制度体系。其不仅在技术层面为其他城市的GEP核算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还对推进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考核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GEP核算已经在浙江丽水、云南普洱、内蒙古等应用于推进绿色发展进程。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紧急使用获得批准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

3月10日,微生物所与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获批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成为国内第四款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该疫苗已于2020年10月完成Ⅰ、Ⅱ期临床试验。目前Ⅲ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首个试验启动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已批准注册使用。

“武汉造”新冠灭活疫苗上市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

2月25日,由武汉病毒所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共同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正式上市,这也是国内第三个获批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该疫苗于2020年6月24日,成为全球第一款获批Ⅲ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灭活疫苗;2020年7月16日起在阿联酋等国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技术标准及我国国家药监局的相关标准要求。


亮点成果

ADS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实现百千瓦高功率连续束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近代物理所坚持自主创新,经过十年科技攻关成功研制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并于近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0毫安连续波质子束加速,实现了束流快速恢复和百小时稳定运行,最高束流功率达204千瓦,通过了专家测试。测试期间供束可用性超过93%。该装置奠定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关键技术基础。

实现单分子多维度内禀参量精密测量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单分子科学团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融合STM、AFM、TERS等扫描探针技术策略,发展了STM-AFM-TERS联用技术,突破了单一显微成像技术的探测局限;利用这一高分辨的综合表征技术,以并五苯分子及其衍生物作为模型体系,结合电、力、光等不同相互作用,实现了对电子态、化学键结构和振动态、化学反应等多维度内禀参量的精密测量。

“慧眼”证认“宇宙神秘强闪”之源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

高能所发现首个与神秘的快速射电暴相关联的X射线暴,确认其来自银河系内的磁星SGR J1935+2154,并在国际上首先证认该X射线暴包含的两个X射线脉冲是快速射电暴的高能对应体。这一发现与国际上其他望远镜的观测一起,证明快速射电暴可以起源于磁星爆发,破解了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之谜,并为理解快速射电暴的辐射机制和磁星的爆发机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

新冠肺炎疫苗、抗体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在新冠肺炎疫苗、抗体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合作研发的疫苗获批紧急临床使用、附条件上市或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合作研发的抗体联合疗法获得美国和欧盟紧急使用授权;研发的抗SARS-CoV-2候选新药启动美国I期临床试验,临床“托珠单抗+常规治疗”免疫治疗方案获英国国家卫生研究所授权作为新冠重症患者首选药物应用。

揭开鸟类迁徙之谜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动物所通过整合多年卫星追踪数据和种群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系统,综合运用生态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多学科交叉方法,从行为、进化、遗传、生态及全球气候变化等维度,揭示气候变化是鸟类迁徙路线和迁徙方向形成的主要原因,首次发现鸟类长距离迁徙的关键基因ADCY8。

野生稻快速驯化和绿色水稻育种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遗传发育所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为最大程度利用野生稻中优异基因资源,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并增加作物环境变化适应性提出全新策略;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早期水稻农家种中鉴定到一个在长期高肥选择下丢失的氮高效基因,并证明可大幅度改良现代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研究成果在育种理论上具有显著创新,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应用前景。

 

 野生稻快速驯化和绿色水稻育种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新冠肺炎疫苗、抗体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实现单分子多维度内禀参量精密测量
 “武汉造”新冠灭活疫苗上市
 揭开鸟类迁徙之谜
 “慧眼”证认“宇宙神秘强闪”之源
 ADS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实现百千瓦高功率连续束流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紧急使用获得批准
2020年第4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20年第4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自动分拣设备让“汗水物流”变“智慧物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科院微电子所孵化企业中科微至团队从2014年开始研发物流快递包裹分拣系统,经技术攻关,设备成本只有进口产品的1/5至1/4。目前,已初步构建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智能装备产品体系,在中科院“弘光专项”支持下,分拣系统不断升级,实现了产品系列化,加快了其在快递、电商领域的深入应用。

为法国可控热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研制核心部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020年9月中旬,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完成法国超导托卡马克装置WEST偏滤器关键部件的研制任务,并正式竣工交付。项目团队解决了钨块与铜管热等静压、钨块之间缝隙控制等多项技术难题,把部件的热排出能力提高到每平方米20兆瓦。合肥研究院通过承担这一国际合作项目,在钨铜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

10千瓦级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示范系统投入运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20年9月中旬,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套10千瓦级碱性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系统在金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运行。该系统与13千瓦光伏配套组成智能微网,采取并离网相结合的模式,实现谷电峰用、新能源消纳、重要负载不间断供电等用途。经现场测试,在额定10千瓦功率下运行时系统的能量效率为78.7%。

液态分子催化油脂转化合成二代生物柴油技术成功量产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2020年7月30日,由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河北常青集团石家庄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沸腾床—固定床连续式加氢工艺生产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万吨/年第二代生物柴油生产装置上成功开车。目前全部装置各项运行指标稳定,在生产中可实现高达80%以上的生物柴油收率,达到出口欧盟标准。


亮点成果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利用系留浮空艇开展水汽过程观测,直升飞机运载科考设备到极高海拔冰面作业,无人机搭载传感器自动观测冰川地形,无人船巡游测湖深与湖底地形,提高了野外科考效率和科考水平。研究发现,亚洲水塔的冰川储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径流量之和超过9万亿立方米。这为国家水资源保护战略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

新冠肺炎检测及诊断设备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近期在新冠肺炎检测及诊断设备研发方面获进展。在诊断设备方面,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研究团队研发的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解决了临床肺部影像技术存在电离辐射且无法对肺功能定量检测的难题。在检测技术方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团队于国内疫情暴发期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杂交捕获免疫荧光新冠快速核酸检测试剂。

在磁性外尔半金属中首次提出“自旋轨道极化子”新概念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物理所高鸿钧院士带领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个具有内禀磁性的外尔费米子体系中发现“自旋轨道极化子”。“自旋轨道极化子”的发现预示着可以在新型的量子拓扑材料中实现“缺陷量子工程”,为磁性外尔体系磁序与拓扑性质调控开辟了新路径,对其在功能化量子器件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助力嫦娥五号月球样品采集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上海天文台、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

在嫦娥五号任务中,中科院牵头论证提出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方案,承担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测轨分系统和多项工程关键产品的研制任务,建成国内首个“月球样品实验室”。12月19日,嫦娥五号任务取回的1731克月球样品交接给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后续将按计划开展月球样品解封、制备和处理等工作。

中科院科技成果经受住“奋斗者”号万米深潜试验检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金属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声学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

中科院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中发挥核心关键作用,10余家单位全面参与研制和海试工作。中科院金属所、理化所、声学所、沈阳自动化所等完成钛合金载人舱、固体浮力材料、高速数字水声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机械手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中科院深海所作为“奋斗者”号的业主单位组织并保障海试成功。

揭示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奥秘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王二涛团队发现,豆科植物皮层细胞通过获得SHR-SCR干细胞分子模块,赋予豆科植物皮层细胞分裂能力,使豆科植物的皮层与非豆科植物不同。该分子模块能够被根瘤菌的信号激活,诱导皮层分裂,形成根瘤菌的“住所”。该研究为提高豆科植物固氮效率和非豆科植物共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自动分拣设备让“汗水物流”变“智慧物流”
 10千瓦级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示范系统投入运行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新冠肺炎检测及诊断设备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为法国可控热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研制核心部件
 液态分子催化油脂转化合成二代生物柴油技术成功量产
 在磁性外尔半金属中首次提出“自旋轨道极化子”新概念
 中科院助力嫦娥五号月球样品采集
2020年第3季度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20年第3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成果

中科院科技支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取得重要成果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海洋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等

2020年9月11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在线平台将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列为其合作伙伴和技术支持机构。这是该专项践行“以开启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10年’为契机,支持联合国相关努力”的具体实践,彰显了我国在以技术促进机制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新冠肺炎疫苗抗体和检测试剂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科院近期在疫苗抗体和检测试剂研发等方面获进展。中科院微生物所疫苗抗体“一体化应对体系”发挥引领作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团队通过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技术,解析了H014 Fab与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团队开发出新冠病毒IgM/IgG抗体高灵敏、快速检测试剂盒。

揭示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吸引力,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变化,它的产生甚至可由4-5只散居飞蝗聚集而触发。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蝗虫群聚的奥秘,而且使蝗虫的绿色和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

基于单原子催化的5万吨/年乙烯制正丙醇工业装置投产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20年8月26日,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团队提供关键技术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万吨/年乙烯氢甲酰化生产正丙醇工业化装置”实现全流程一次投产成功。这一新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高端正丙醇自主供应能力,而且是多相氢甲酰化反应首次实现工业应用,破解了困扰催化界80多年的均相催化多相化难题。

实现单个超冷分子的相干合成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研究团队等利用微波将光阱中一对超冷异核原子相干合成单个超冷分子,实现单个分子的相干合成。他们首创了一种单分子相干合成方法,即所谓的原子自旋与相对运动波函数耦合的新机制。相比于通常的光缔合方法,该方法避免了退相干缺陷,是一种纯净的分子态操控方法,具有优越的相干性。

“慧眼”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高能所“慧眼”卫星团队通过对X射线吸积脉冲星的详细观测,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得出其表面磁场强度约为10亿特斯拉。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直接且非常可靠地测量到的宇宙中最强磁场,比此前美国宇航局“罗西X射线时变探测者”卫星保持的最强磁场测量结果纪录提高约60%。该结果近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

 

 中科院科技支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取得重要成果
 揭示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
 实现单个超冷分子的相干合成
 新冠肺炎疫苗抗体和检测试剂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
 基于单原子催化的5万吨/年乙烯制正丙醇工业装置投产
 “慧眼”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
2020年第2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20年第2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中国首台无烟煤原料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调试运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年5月18日,应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CGAS技术)的我国首台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在贵州安顺宏盛化工一次点火成功,进入热态调试运行。该项目实现了常压CGAS技术在合成氨领域的首次应用,将为中小合成氨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提供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我国合成氨领域的环保水平。

中科院合作研发新冠重组蛋白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

2020年6月19日,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和相关企业共同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这是国内新冠疫苗五条技术路线中第一个重组蛋白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与传统基于RBD单体的疫苗相比,该疫苗免疫原性大幅提高;与传统的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相比,该疫苗安全性更高,无需在P3实验室操作,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

中科院联合研发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进入临床三期试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和流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快速响应,立即启动疫苗研究工作,依托生物安全平台优势,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灭活疫苗研发。目前,该疫苗产品是全球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灭活疫苗。为了满足后期临床用疫苗的使用,正在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灭活疫苗的规模化应急生产。

中科院合作开发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进入临床试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

中科院微生物所利用人源抗体筛选平台从新冠康复患者体内筛选出若干株中和抗体;经过细胞和动物水平评价,确定多株高活性中和抗体。通过专利授权,相关企业积极推进其中一个高活性中和抗体CB6产业化研究,构建生产细胞株,建立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体系并完成了抗体毒理药理研究。2020年6月5日,高活性中和抗体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中科院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系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开发出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其配套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通过应急审批获准上市。该核酸快速检测系统检测耗时短、仪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可对新冠病毒核酸进行现场即时检测。试剂盒可以常温储存和运输,最大程度减少对冷链物流的依赖。目前,试剂盒已完成600例以上样本临床试验,准确率达99%以上。


亮点成果

普适性机械解理技术可制备大面积二维材料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

中科院物理所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种金膜辅助的普适性机械解理方法,可用于获得大尺寸超薄二维材料。研究人员在实验上成功实现了对40种二维材料的大面积解理,单层二维材料尺寸在毫米量级以上,制备效率接近100%。该研究成果给出了针对不同层状材料的普适性解理规律,对于探索更多二维材料的新奇物理性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疫苗抗体和药物科研攻关取得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科院发挥多学科创新优势,迅速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控”攻关专项。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团队成功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科院微生物所团队构建了MERS冠状病毒 RBD单链二聚体抗原。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科技大学和武汉病毒所在抗新冠病毒药物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利用共同开发的古DNA技术,首次正式发表大规模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类基因组分析结果。在中华民族探源方面,揭示出中国8400年来的南北分化格局、内部不断融合的过程、双向的迁徙扩散模式及人群的主体连续性;在修正东亚南方人群演化模式方面,阐明南岛语系人群的中国南方起源。这项工作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基因组数据。

中国青藏科考首次获取喀喇昆仑山脉境外深冰芯和湖芯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020年5月,在巴基斯坦空间与上层大气研究委员会协助下,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徐柏青率领的“气候转型与特征事件的冰川记录”项目组科考队,利用自主设计的冰芯热钻系统和湖芯重力钻系统,首次获得喀喇昆仑山脉境外的深冰芯和湖芯样本,可用于重建泛第三极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

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获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等在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机制和大豆基因组研究中获突破:突破独脚金内酯信号途径研究瓶颈,发现具有转录因子和转录抑制子双重功能的新型抑制蛋白;突破传统线性基因组的存储形式,在植物中实现基于图形结构基因组的构建,有望引领全新的下一代基因组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这些成果不仅是重要的理论创新,而且有助推进植物分子设计育种进程。

“墨子号”实现基于纠缠的无中继千公里量子保密通信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年6月15日,中国科大联合英国牛津大学、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光电所等相关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了基于纠缠的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该实验成果将以往地面无中继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一个数量级,通过物理原理,确保了即使在卫星被他方控制的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实现安全的量子通信。

 

 中国首台无烟煤原料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调试运行
 中科院联合研发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进入临床三期试验
 普适性机械解理技术可制备大面积二维材料
 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疫苗抗体和药物科研攻关取得突破
 中科院合作研发新冠重组蛋白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中科院合作开发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进入临床试验
 中科院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系统
 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
2020年第1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20年第1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全球首套规模化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试车成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20年1月17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兰州新区石化集团合作的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新区试车成功,意味着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工业化生产成功迈出第一步。项目基于大连化物所的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两项关键技术,从设计到试车成功仅用18个月,走出一条从实验室研究成果到工业化示范应用的协同攻关之路。

中国科大“托珠单抗+常规治疗”进入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年3月3日,由中国科大及其附属第一医院联合攻关团队开展的“托珠单抗+常规治疗”免疫治疗方案作为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治疗手段,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向全国推广。方案指出,“对于双肺广泛病变者及重型患者,且实验室检测IL-6(白介素6)水平升高者,可试用托珠单抗治疗”。这是方案中首次将免疫治疗作为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治疗手段。

中科院研发新冠病毒体外诊断试剂获批上市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科院发挥多学科创新优势,紧急启动科研攻关任务。在体外诊断产品研发方面,主要围绕基于病毒核酸的诊断技术研发和基于血清/免疫学的诊断技术研发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截至2020年3月31日,相关院属单位联合企业已成功研制多套不同原理、不同用途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或检测装备,其中4套检测产品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获准上市。


亮点成果

“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020年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法人单位根据有关批复要求,按期全面完成FAST建设任务,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望远镜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可靠,具备开放运行条件,并在调试阶段取得一批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首次实现类星体几何距离测量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高能所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结合中科院云南天文台2.4米望远镜和美国Steward天文台Bok2.3米望远镜长达10年的反响映射数据,首次实现对类星体3C 273宇宙学距离的直接测量,并用新方法计算哈勃常数,为解决哈勃常数危机提供了新途径。审稿人认为,这项工作是提高宇宙学距离测量精度的必经方案,十分及时和令人激动。

中科院搭建多类信息服务平台支撑新冠病毒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等

为做好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支撑工作,中科院积极组织搭建和参与搭建各类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目前建设完成可供使用的平台包括中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文献共享平台(中英文版)、病毒基因组自动化鉴定云平台(VCI)、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2019新型冠状病毒资源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防控集成信息平台等。

首次揭示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020年2月27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在《科学进展》在线发表我国月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的重要发现。该研究通过嫦娥四号测月雷达的直接就位测量,获得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的第一张雷达图像、月表下物质的特性参数以及溅射物内部地层序列,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局部地区40米以内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对于了解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动规模与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机制研究获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020年2月7日,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在《科学》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发现了赤霉素信号通路新机制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机制,提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减少氮肥投入并提高谷物产量这个长期困扰育种界问题的途径和策略,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育种策略,在农业生产上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

中科院新冠病毒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科院发挥多学科创新优势,迅速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控”攻关专项,聚焦“病原溯源”“快速检测技术产品研发”“应急药物筛选”“疫苗及抗体研发”四个核心方向开展攻关,截至2020年3月31日,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中科院新冠病毒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首次揭示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
 首次实现类星体几何距离测量
 中科院研发新冠病毒体外诊断试剂获批上市
 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机制研究获突破
 中科院搭建多类信息服务平台支撑新冠病毒研究
 “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中国科大“托珠单抗+常规治疗”进入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
2019年第4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9年第4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我国首台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注册上市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9年9月29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等研制的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用于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填补了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空白,对于提升我国肿瘤诊疗手段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碳离子束因其倒转的深度剂量分布和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具有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副作用低等优势,是目前肿瘤治疗最先进的放疗用射线。

“中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选育成功获大面积示范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筹)

“中科发5号”等系列水稻新品种由中科院种子创新院(筹)和遗传发育所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理念培育。在2000亩示范中,“中科发5号”平均亩产比对照增产10%以上,米质达国家优质二级米标准,在产量、抗稻瘟病、米质、抗倒伏、整精米率等方面均表现突出,成功实现高产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的有机结合及优良水稻品种的高效培育。

中国首台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交付使用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9年12月,中国首台千吨级循环流化床煤气化装置交付使用。该装置采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发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用于向20万吨/年合成氨生产线提供原料气,替代原有的固定床气化炉,不仅无废气废水排放,消除了固定床气化炉的污染,还可利用传统技术不易气化的当地劣质粉煤,使用煤成本下降30%至50%,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运行成本近5000万元。

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完成工业中试试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在榆林进行“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的工业性试验,催化剂性能和反应过程的多项重要参数超过设计指标,总体性能优异,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行性,从原理上开创了一条低耗水进行煤转化制烯烃的新途径,为我国实现煤炭清洁利用提供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


亮点成果

天基主动对地测绘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承担研制的高分七号激光测高仪是我国首个瞄准业务应用的全波形激光测绘载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同时获取高精度高程数据和高质量地物影像。相关技术将为我国获取境内无控区域高精度立体测绘数据发挥关键作用,在国土测绘、住建规划、国家资源统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我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有条件获批上市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9年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的上市申请,“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该药是在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与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接续努力下研发成功的原创新药,具有起效快、持续稳健改善认知功能的特点,安全性好,将为广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真面目”揭开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对非洲猪瘟病毒颗粒和相关抗原分子开展多方面联合攻关,成功分离出国内正在爆发的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株,并采用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方法首次解析非洲猪瘟病毒全颗粒的三维结构,揭示病毒的组装机制。这是目前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得到解析的最大病毒颗粒,对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实验证实百年前经典相变成核理论预言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典成核理论”认为,只有当形成的冰核超过临界尺寸时,水变冰相变才可能发生。由于随机产生的临界冰核是过渡态并且尺寸小,百年来没有得到实验证实。中科院化学所、国科大等合作,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临界冰核的存在,并给出临界冰核尺寸和过冷温度的关系。该研究结果为防覆冰涂层和细胞、组织低温冻存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发现精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翻译激活重要机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等发现精子细胞内的MIWI/piRNA复合体可作为蛋白质生产的调控“机器”,激活小鼠精子细胞中蛋白质的翻译,保障功能性精子的生成,揭示了PIWI/piRNA的一种全新功能。这为解析精子形成过程中“转录-翻译解偶联”谜团提供了新线索,还将有助于解析精子形成障碍的致病机理,有望为相关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证实百年前经典相变成核理论预言
 天基主动对地测绘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我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有条件获批上市
 中国首台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交付使用
 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真面目”揭开
 发现精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翻译激活重要机制
 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完成工业中试试验
 “中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选育成功获大面积示范应用
2019年第3季度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9年第3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成果

“太极一号”成功发射并在轨取得初步实验成果

完成单位: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力学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19年8月31日,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发星——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后命名为“太极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太极一号”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太极计划”技术路线的正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迈出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第一步,为我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奠定了基础。

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技术完成工业试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基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团队等2016年提出的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OX-ZEO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合作,近期成功完成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工业试验。该技术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低碳烯烃的生产开创了全新的工艺路线,对我国能源清洁转化以及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塞林格小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这是自1997年实现二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以来,科学家第一次在理论和实验上把量子隐形传态扩展到任意维度,为复杂量子系统的完整态传输以及发展高效量子网络奠定了科学基础。

新化石揭示寒武纪大爆发前夕动物重要演化事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袁训来课题组在三峡地区约5.5亿年前的地层中新发现一类被称为“夷陵虫”的特殊保存的动物化石及其最后行进拖痕。这表明在埃迪卡拉纪已出现具有运动能力且身体分节的两侧对称动物。相关研究也表明,“寒武纪大爆发”时期以底栖动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在埃迪卡拉纪时期已开始建立,并逐渐取代前寒武纪统治地球数十亿年的微生物席基底。

实现石墨烯纳米结构原子级精准的可控折叠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物理所高鸿钧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原子级精准可控折叠,构筑出一种由二维旋转堆垛双层石墨烯与一维类碳纳米管组成的新型准三维石墨烯纳米结构。该原子级精准的“折纸术”不仅可以实现石墨烯纳米结构的折叠,还可用于制备和构筑其他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折叠纳米结构,对构筑量子材料、量子器件及相关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太极一号”成功发射并在轨取得初步实验成果
 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实现石墨烯纳米结构原子级精准的可控折叠
 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技术完成工业试验
 新化石揭示寒武纪大爆发前夕动物重要演化事件
2019年第2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9年第2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百吨级无焊缝整体不锈钢环形锻件研制成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利用中科院金属所研发的金属构筑成形技术,直径15.6米、重150吨的无焊缝整体不锈钢环形锻件轧制成功,实现百吨级金属坯分级构筑成形。在中核集团的委托和支持下,金属所组建产学研团队,应用太钢高纯净连铸板坯,在山东伊莱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制成该环形锻件,其特点是整体无焊缝、均质化程度高、组织均匀性好,将应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机组。

新型多光谱相机助力智慧农业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发的新型多光谱相机MS600实现量产。该相机有6个光谱通道,具有质量轻、成本低、个性化的特点,可直接应用于农林行业,判断作物长势和病虫害情况,助力智慧农业,未来将在智慧林业、环境监测、灾害现场信息获取等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作为我国行业级多光谱相机,MS600被国际主流无人机影像处理软件Pix4D多光谱载荷库收录。

青蒿素实现绿色规模化生产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研发的青蒿素绿色规模化生产工艺成功实现转化应用。通过萃取过程强化、低温结晶纯化等新方法,过程工程所解决了制约青蒿素规模化、连续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等关键难题,为青蒿素生产工艺绿色升级开辟新路径。生产运行结果表明,整套工艺运行稳定,溶剂回收率可达99.9%,能耗与传统工艺相比降低43%,年产青蒿素可达60吨。


亮点成果

抗艾滋病新药塞拉维诺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上海药物所、昆明动物所合作开发的抗艾滋病化学1类新药塞拉维诺获批进入临床研究。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与现有唯一针对CCR5靶点的临床药物马拉维诺相比,塞拉维诺对CCR5受体具有更好的拮抗活性,对多种艾滋病病毒株、临床株以及耐药株的抑制活性和治疗指数优于马拉维诺或与其相当。该成果为我国抗艾滋病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青藏高原发现丹尼索瓦古老型智人活动证据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等分析了甘肃夏河县新发现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确定其为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该研究将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最早时间从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6万年,为现代藏族和夏尔巴人等高原人群的高海拔环境适应基因找到可能的本地来源,并首次从考古学上验证此前只发现于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的丹尼索瓦人曾在东亚广泛分布的推测。

系留浮空器“极目一号”驻空高度超过7000米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中科院空天信息院等研制的系留浮空器“极目一号”到达海拔7003米高度,这是迄今已知同类型同量级浮空器驻空高度世界纪录。此次,“极目一号”综合观测了地表至海拔7000米高空的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大气黑碳和大气甲烷含量等大气组分,首次获得青藏高原海拔7000米高空的大气组分变化科学数据。

植物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研究获重要成果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

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发育所、中科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白洋研究组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合作,揭示了拟南芥三萜类化合物对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规律。该工作系统解析了拟南芥中形成基因簇的三萜合成遗传网络,为利用植物天然化合物促进根系益生菌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发现单碱基基因编辑造成大量脱靶并开发出优化解决方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等建立一种名为“GOTI”的新型DNA脱靶检测技术,首次证明常用的三种单碱基编辑技术均存在大量RNA脱靶,并通过突变优化获得能够完全消除RNA脱靶的高精度单碱基编辑工具。“GOTI”为基因编辑工具的安全性评估带来了新工具,有望成为新的行业检测标准。改造后的单碱基编辑器或可在未来成为一种更加安全、更加精准的基因编辑工具。

首次完成强关联纠缠体系的量子随机行走实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大基于此前实现的12个量子比特多体真纠缠态,联合中科院物理所,首次在固态量子计算系统中实验演示强关联纠缠体系的量子随机行走。量子随机行走是经典随机行走在量子力学中的拓展,利用量子叠加态特性,粒子在格点中行走特性需用量子力学的波函数统计规律来诠释。该工作为未来利用量子随机行走进行多体物理现象的模拟以及通用量子计算研究打下基础。

 

 首次完成强关联纠缠体系的量子随机行走实验
 植物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研究获重要成果
 青藏高原发现丹尼索瓦古老型智人活动证据
 青蒿素实现绿色规模化生产
 发现单碱基基因编辑造成大量脱靶并开发出优化解决方法
 系留浮空器“极目一号”驻空高度超过7000米
 抗艾滋病新药塞拉维诺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新型多光谱相机助力智慧农业
2019年第1季度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9年第1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成果

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成功创建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等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5只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缺失的克隆猴。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有助于推动人类脑疾病机理研究、早期诊断与干预及药物研发等进程。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首征印度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019年3月10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为期121天的印度洋热液科考航次。本航次中,“深海勇士”号经受恶劣海况和复杂海底地质环境严格考验,刷新我国载人深潜史上单航次、单年、单月下潜作业次数等多项纪录,为我国深入研究现代海底热液流体系统的物质循环、生命演化和适应机制、生态环境效应提供了基础。

抗肿瘤1类新药盐酸希美替尼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9年2月13日,由中科院药物创新院相关课题组协作研发的抗肿瘤1类新药盐酸希美替尼(SOMCL-15-290)及其片剂,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获准开展临床试验。盐酸希美替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即将启动临床实验患者筛选,美国新药临床研究(IND)申报正在准备中。

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图像视觉感知能力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研究团队利用自主发明的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方法,将可吸收红外光发出可见光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导入动物视网膜,国际上首次使哺乳动物具备红外图像视觉感知能力,拓展了哺乳动物的视觉波谱范围。利用该技术,通过开发具有不同吸收和发射光谱参数的纳米材料,将有可能辅助修复红色色盲等视觉感知波谱缺陷相关疾病。

科学家建立“拓扑电子材料数据库”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发展出自动计算材料拓扑性质新方法,原则上只需计算晶体材料能带中高对称点能带的对称性,即可获得关于体系拓扑不变量部分甚至全部信息,大大简化计算过程。利用该方法,研究团队在近4万种材料中发现8千余种拓扑材料,并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支持下建立拓扑电子材料在线数据库。

凡纳滨对虾基因组破译成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

由中科院海洋所研究人员主导的研究团队,与国内外多家单位合作,历时十年成功破译凡纳滨对虾基因组,获得国际首个高质量对虾基因组参考图谱。凡纳滨对虾作为四大养殖虾类之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相关研究成果为甲壳动物研究及对虾基因组育种和分子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成功创建
 抗肿瘤1类新药盐酸希美替尼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科学家建立“拓扑电子材料数据库”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首征印度洋
 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图像视觉感知能力
 凡纳滨对虾基因组破译成功
2018年第4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8年第4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金属耐久性联合防护技术护航港珠澳大桥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18年10月24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由中科院金属所自主研发的联合防护技术成功实现应用并发挥积极作用。针对港珠澳大桥特定的海泥环境,金属所研制出新型涂料,研制出用于大桥混凝土结构用的新一代高性能环氧涂层钢筋,并参与大桥基础的防腐涂装施工,保障了港珠澳大桥基础120年耐久性设计要求。

抗癫痫Ⅰ类新药派恩加滨获准临床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8年11月7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自主研发的抗癫痫Ⅰ类新药派恩加滨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获准开展临床研究。临床前研究显示,派恩加滨具有化学稳定性优良、脑内高分布等特点,在多种动物模型上显示出良好抗癫痫效应,有望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癫痫新药,为众多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新选择。

中科院“第二粮仓”培育出多个科技良种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第二粮仓”相关项目建立了以立体秸秆还田为核心的普适型砂姜黑土改良模式和瞄准绿色精品农业的移动牧场改土模式;培育了适于机械化收割的玉米国审品种“科育186”,便于秸秆还田的省审脆杆水稻品种“科辐粳7号”,国审节肥品种“中禾优1号”以及“科辐粳9号”优质稻米品种,为提升淮河流域农业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亮点成果

中科院有力支撑嫦娥四号落月任务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上海天文台、空天信息研究院(筹)、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嫦娥四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承担,有效载荷由中科院为主承研,探测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测轨任务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牵头承担;中科院多家研究所研发的20多种关键材料应用于运载火箭、嫦娥四号巡视器和着陆器关键部件。

“天智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软件定义航天首秀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2018年11月20日,软件定义试验卫星“天智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发射成功。这是我国首颗专门用于验证软件定义卫星关键技术的新技术试验卫星,开启了我国用软件定义方法在航天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先例,有助于将当前卫星研制从“平台优先”向“载荷优先”转变的进程再向前推进一代,升级为“算法优先”。

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科大等组成联合研究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具有目前国际上最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装置,并结合精确的量子动力学理论研究,在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相关成果对于从根本上理解这一重要体系的高能反应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018年11月27日,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建成国内首个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形成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研究单元和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平台,具备从事最高生物安全等级病原研究能力,填补了我国生物安全体系空白,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和生物防范体系中发挥核心功能。

青藏高原发现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最早证据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科院古脊椎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4至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该研究刷新了对古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能力的认识,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书写了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记录。

 

 

 金属耐久性联合防护技术护航港珠澳大桥
 中科院“第二粮仓”培育出多个科技良种
 “天智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软件定义航天首秀
 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抗癫痫Ⅰ类新药派恩加滨获准临床研究
 中科院有力支撑嫦娥四号落月任务
 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
 青藏高原发现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最早证据
2018年第3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8年第3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电子产品低温等离子体防水涂层关键技术突破并量产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18年7月,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与江苏菲沃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低温等离子体纳米涂层装备与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在电子产品防水涂层领域市场占有量稳居全球第一。现已开发了一系列防水纳米涂层,能够满足电子产品多个防水等级的需求,并实现量产,在手机、无人机、汽车、海洋工程等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中科804”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取得新进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018年9月18日,国审稻新品种“中科804”现场会在黑龙江五常市举行。“中科804”以及“中科发”系列粳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抗倒伏和口感更佳等特点,对引领我国水稻品种升级换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从科学理论到生产实践的典型范例,将极大推动作物传统育种向高效、精准、定向的分子设计育种转变。

国产阿尔茨海默症新药完成三期临床试验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8年7月17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耿美玉团队自主研制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新药取得重大突破,“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三期试验。GV-971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亮点成果

1类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GV-971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8年7月17日,临床III期揭盲试验结果显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耿美玉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甘露寡糖二酸(GV-971)”在认知功能改善的主要疗效指标上达到预期,成为16年来全球AD治疗领域首个在临床III期试验中获得成功的药物。此次成功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提出了新策略,为患者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铁基超导体中发现马约拉纳束缚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科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高鸿钧、丁洪领导的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极低温-强磁场-扫描探针显微镜联合系统首次在铁基超导体FeTe0.55Se0.45中观察到了纯的马约拉纳束缚态,对研究稳定的、高容错、可拓展的未来量子计算机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于2018年8月16日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大型无人机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化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18年7月,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牵头研制的翔鹰-200大型无人直升机完成了全部研制试飞任务。该型无人机实现了控制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大型无人直升机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该量级的无人直升机系统将在海洋执法、现代农业、应急救援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实现在轨运行的时频最高精度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首次在空间轨道获得了温度3.3μK左右的冷原子团,获得了线宽小于0.8Hz的冷原子钟鉴频曲线,实现了在轨冷原子钟长期闭环锁定,是当前在轨运行的最高精度的原子钟,对我国下一步基于空间冷原子技术的空间科学研究有着重要影响。相关成果于2018年7月24日作为亮点文章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

2018年8月23日,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国内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填补了我国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材料、生命和能源等科学领域的突破提供了重要手段。中国散裂中子源90%以上的装置设备为自主研发并实现国产化。

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创建成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团队与合作者经多年不懈探索,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研究成果于2018年8月1日在《自然》杂志上以学术长文形式在线发表。

 

 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创建成功
 “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实现在轨运行的时频最高精度
 铁基超导体中发现马约拉纳束缚态
 国产阿尔茨海默症新药完成三期临床试验
 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
 大型无人机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化
 1类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GV-971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中科804”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取得新进展
2018年第2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8年第2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甘肃武威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系统全面完成检测报告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8年4月27日,由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自主研发的武威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系统完成第三方检测报告,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近代物理所历经2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科研攻关,在甘肃武威和兰州建造了两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示范装置,打破了最大型医疗器械的国际垄断,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重离子束治疗研究和治疗装置研发人才队伍,预计年底正式投入治疗。

能为肺部做磁共振的临床检测中心落户武汉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8年5月27日,“肺部气体磁共振技术”签约落地武汉,首家肺部气体磁共振临床检测中心将于7月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大规模临床病例获取。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基于自主研发的科学仪器,提出了人体肺部的快速成像新技术,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高分辨动态采样速率,为肺部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利器。

我国培育出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18年6月1日,中科院水生所培育的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通过农业农村部2018年全国水产新品种审定,获得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水产学会颁发的新品种证书。相比“中科3号”,“中科5号”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较强、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等优势,未来三年有望推广覆盖我国所有鲫鱼养殖区域,实现目前养殖鲫鱼品种的更新。

“渤海粮仓”工程5年为河北省增粮47.6亿公斤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018年6月20日,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河北项目区通过科技部验收。5年来,“渤海粮仓”工程在河北累计示范推广5197万亩,实现增粮47.6亿公斤,是预期增粮目标的3倍多,带动河北省农民增收109亿元。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南皮试验站研发的一系列新技术,让改造“种一瓢收一斗”的盐碱地成为可能。


亮点成果

高五高六成功发射 中科院再立新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

2018年5月9日,高分陆地环境高光谱观测卫星(即高分五号)在太原发射;6月2日,高分陆地应急监测卫星(即高分六号)在酒泉发射,目前两卫星均运行正常。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上海技物所、理化所承担了高分五号4台有效载荷研制任务,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承担了高分六号全部有效载荷研制任务,中科院遥感地球所承担了两颗卫星地面数据接收任务。

实现超低辐射X射线鬼成像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物理所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便携式X射线源,实现了对二维物体和真实生物体的超低剂量X射线鬼成像(XGI)。该工作首次在实验上用一种简单方式验证了超低辐射XGI的可行性,有望为后续三维X射线鬼成像以及生物医疗上的实用化应用打下基础。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及全自动化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该设备主要由自动化培养箱系统、自动化液体处理系统、显微在线观测系统、自动化克隆挑取系统、培养皿传送系统以及设备控制系统六大模块组成。这是国际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也是国际上第一个以治疗为目的的干细胞应用高通量设备。

纳米先导专项在多个产业领域形成纳米核心技术创新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

2018年6月13日,中科院发布纳米先导专项所取得的系列核心纳米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该先导专项实施5年以来,与70多家不同领域的优秀企业合作,在长续航动力锂电池、纳米绿色印刷、纳米催化、健康诊疗及饮用水处理等产业领域形成一系列纳米核心技术创新,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50亿元,推动千亿元规模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中国大鲵遗传多样性与保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018年5月,《当代生物学》报道了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成果。经过近10年的考察和走访,研究团队收集到70个野生和1034个来自养殖场的中国大鲵样品,对其野生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进行深入研究。该研究基于基因组水平数据,揭示了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有可能为8个)组成,中国大鲵的保护面临着重大调整,亟需进一步评估和改进。

 

 

 甘肃武威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系统全面完成检测报告
 我国培育出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
 高五高六成功发射 中科院再立新功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及全自动化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能为肺部做磁共振的临床检测中心落户武汉
 “渤海粮仓”工程5年为河北省增粮47.6亿公斤
 实现超低辐射X射线鬼成像
 纳米先导专项在多个产业领域形成纳米核心技术创新
2018年第1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8年第1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在国内61家机场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2018年3月,由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承担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项目“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通过第一阶段评估。截至目前,“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已在国内61家机场的555条安检通道进行了示范应用,提高了机场安检验证的准确率和通行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行业和社会影响,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国产核燃料贮存和运输材料性能明显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18年2月,中科院金属所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碳化硼增强铝(B4C/Al)中子吸收材料,为“龙舟-CNSC 乏燃料运输容器”全面国产化提供了重要支持,并通过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验收。现已研制出B4C含量为15—35wt%的系列中子吸收板材,并完成了相关实验考核,材料性能全面达到或明显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抗肿瘤新药CYH33对中国人种特色肿瘤抑制活性表现优异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8年1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和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抗肿瘤1类新药CYH33获批开展临床试验。上海药物所研究人员历时3年多,合理设计、合成与筛选了上千个化合物,最终确定候选药物CYH33。临床前研究显示,CYH33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显著优于国际上进展前列的同类抑制剂,尤其对中国人种特色肿瘤表现出优异的抑制活性。


亮点成果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通过工艺鉴定和工艺验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

2018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工艺鉴定和工艺验收。建成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成为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治疗卵巢早衰喜获成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筹)等

2018年1月12日,一位健康男婴在南京鼓楼医院顺利出生,标志着世界上首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胶原支架材料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研究获得成功,是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在生命健康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和突破。除治疗卵巢早衰不孕外,通过该技术也有望治疗高龄妇女卵巢功能低下及实现卵巢抗衰老。

“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2018年1月,“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上海生科院以及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围绕“水稻理想株型与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这一科学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解决水稻产量品质协同改良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策略。

突破体细胞克隆猴世界难题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团队攻克生命科学前沿世界性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于2017年11月27日诞生世界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12月5日诞生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该成果于2018年2月8日作为封面文章在《细胞》杂志发表。

中科院成功研制发射四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

2018年1月12日和3月30日,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四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分别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这四颗卫星分别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三、第四、第七、第八颗组网卫星。卫星入轨后,与已发射的四颗北斗三号卫星进行组网运行。至此,北斗三号最简系统建成,为年底前实现基本系统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中科院成功研制发射四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
 “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通过工艺鉴定和工艺验收
 国产核燃料贮存和运输材料性能明显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突破体细胞克隆猴世界难题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治疗卵巢早衰喜获成功
 抗肿瘤新药CYH33对中国人种特色肿瘤抑制活性表现优异
 “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在国内61家机场应用
2017年第4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7年第4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国物标识构建多端共赢生态圈物联网入口

完成单位: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广州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国物标识”近期备受关注。2013年5月,为有效解决我国物联网行业标识管理和服务的核心问题,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建设“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今年3月该项目通过验收。截至2017年9月1日,国物标识应用合作接入企业40家,面向企业发放一物一码物联网标识400万个。

无锡智造快递分拣系统显神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科院微电子所历时7年研发,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掌握了快递包裹自动分拣核心技术,项目成果实现了高端物流快递分拣装备的国产化。2016年5月,依托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无锡产业化基地,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在无锡设立,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掌握快递包裹自动分拣8大核心技术的企业。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水稻完成实收测产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等运用“分子模块设计”技术育成的嘉优中科1号水稻完成实收测产,亩产911.3公斤。该水稻成功实现了超高产与抗瘟病、抗倒伏、早熟等优良特性的结合。“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克服了育种周期长、偶然性大和育种效率低下等缺点,可对当前应用的品种缺点进行精确改良,易于实现多个优良基因(性状)的聚合。


亮点成果

全球首款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成功首飞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作为总体单位研发的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完成首飞。AT200可实现一键自主起降,极大降低了货运成本和无人机操作难度,具有货运载荷大、续航时间长、起降能力惊人等独特优势。AT200成功首飞标志着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诞生,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潜力巨大,是我国及国际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正式交付 落户中科院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11月,“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正式交付,落户中科院深海所。“深海勇士”号集中全国94家企事业单位优势力量,历经八年持续艰苦攻关,攻克10大关键部件核心技术,国产化率高达95%。这为我国研制万米载人深潜器奠定了“中国制造”基础,也标志着我国海洋大深度技术领域具有全面自主研发能力时代的到来。

“悟空”获得世界上迄今最精确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常进团队在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支持下,利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采集到的数据,获得世界上迄今最精确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首次直接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 TeV处的拐折,初步显示在~1.4 TeV处存在能谱精细结构,一旦该精细结构得以确证,将是粒子物理或天体物理领域开创性发现。

首次揭示个体衰老速度差异的遗传基础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蔡时青团队利用秀丽线虫首次揭示了一条由神经肽RGBA-1及其受体NPR-28介导的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传导途径,该信号通路调控动物衰老速度,且其信号传导强度在自然种群间呈多态性分布。该工作首次揭示了个体之间衰老速度差异的遗传基础,是近年来衰老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一维量子液体研究领域获重要进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合作,通过对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进行量子调控和测量,结合量子可积系统理论,在国际上首次得到了一维有限温多体系统在经典气体和量子液体之间转变的量子临界性质,并通过测量其相位关联观测到了拉亭杰液体的幂定律关联特性,在低维量子多体系统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物标识构建多端共赢生态圈物联网入口
 无锡智造快递分拣系统显神威
 “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正式交付 落户中科院
 首次揭示个体衰老速度差异的遗传基础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水稻完成实收测产
 全球首款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成功首飞
 “悟空”获得世界上迄今最精确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一维量子液体研究领域获重要进展
2017年第3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7年第3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生物人工肝有望实现产业化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惠利健团队与多家单位科学家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获得该技术全球独家使用许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如果一切顺利,预计产品将于3至5年内投放市场,让更多患者受益。

我国重防腐涂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王立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团队经过数年技术攻关,成功突破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研发及应用的技术瓶颈,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该技术成果已实施了产业化,具备年产万吨级的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生产能力,实现了低成本稳定量产,已在相关领域进行规模示范应用。


亮点成果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稳态强磁场项目团队经过艰苦努力,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开拓了强磁场下的多种科学实验方法,建成了磁体技术和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各项指标均达到或显著超过国家批复的性能指标。稳态强磁场装置的建成,使我国又拥有了一个探索科学高峰的国之重器,标志着中国的强磁场科学技术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启动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牵头,将对青藏高原的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环境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保护和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方案。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新脉冲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在FAST首批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FAST找到2颗新的脉冲星。FAST团组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经国际合作,进行后随观测认证,两颗脉冲星通过系统认证,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新发现脉冲星。未来,FAST有望发现更多守时精准的毫秒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做出原创贡献。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开通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的天地链路,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已构建出首个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首次揭示痒觉从脊髓传递到大脑的一条重要环路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在《科学》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了痒觉传递到大脑的重要环路。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一条从脊髓向大脑传递痒觉的长程神经环路,证明了臂旁核是痒觉处理环路中的关键节点,并在慢性痒中发挥作用,为深入解析痒觉在大脑中加工处理奠定了基础,并为寻找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方向。

 

 

 我国重防腐涂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启动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新脉冲星
 首次揭示痒觉从脊髓传递到大脑的一条重要环路
 生物人工肝有望实现产业化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开通
2017年第2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科院2017年第2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我国建成国际规模最大的激酶靶点细胞筛选库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几乎覆盖了目前已知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它的建成填补了国内新药创制领域此类检测体系的空白,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课题组还自主开发了国内首个将高通量靶向基因测序技术与高通量体外药敏检测技术相结合的肿瘤精准治疗技术体系。

预热燃烧技术实现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日前,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发的预热燃烧技术已经实现半焦、残炭的高效燃烧和氮氧化物的低排放,打破了低阶煤分级分质转化的关键技术瓶颈,为这一链条上的最后一环——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的高效清洁燃烧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如今,预热燃烧技术已经成功完成中试,目前正在广西和山东做工程技术示范。


亮点成果

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通过验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由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通过验收,成功研制出八套深部资源探测装备,关键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多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水平,部分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资源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有力支撑了“向地球深部进军”国家战略。

“墨子号”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

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等在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支持下,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在空间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未来开展实验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科学家发现人类Piwi基因突变致男性不孕不育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卓越创新中心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等通过对无精、弱精症的临床病例的筛查和深入分析,首次发现人类Piwi基因突变可导致男性不孕不育,进一步揭示了该突变导致精子减少和异常的分子机制,并且提示了一种可有效治疗这类无精症/少精症的策略。该研究能够为相关男性不育症的精准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策略。

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站网项目形成了北京密云站、新疆喀什站、海南三亚站和北京本部组成的全国卫星数据接收站网格局,使我国直接接收卫星数据的范围覆盖我国全部疆土和亚洲70%的区域,填补了我国西部和南海等重要战略区域的空白,是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建设的重大里程碑。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成功发射并开展在轨测试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

2017年6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慧眼号”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按计划开展各项在轨测试工作。“慧眼号”成功发射成为我国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新的里程碑,将在致密天体物理、伽马射线暴等领域产生重要科学观测结果,使我国在国际天体X射线观测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三重简并费米子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团队在拓扑物态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观测到三重简并费米子,为固体材料中电子拓扑态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该研究全过程都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研究成果对促进人们认识电子拓扑物态,发现新奇物理现象,开发新型电子器件,以及深入理解基本粒子性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成功发射并开展在轨测试
 “墨子号”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
 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三重简并费米子
 预热燃烧技术实现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
 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部资源 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通过验收
 科学家发现人类Piwi基因突变致男性不孕不育
 我国建成国际规模最大的激酶靶点细胞筛选库
2017年第1季度亮点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查看详细>>

经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荐,同时参考广大网民在相关亮点工作筛选活动中的网络投票意见,中科院2017年第1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亮点工作

高低温复式肿瘤微创治疗设备获批上市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由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世界首台集高低温消融治疗功能于一体的复式肿瘤微创治疗系统,获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III类有源医疗器械注册证。理化所研究员刘静带领其创建的低温生物与医学实验室经过10年持续不断的技术攻关及授权企业实施产业化,最终成功将设备推向临床应用。相关工作得到国际国内高度认可。

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中试生产线建成投产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包头稀土中心合作,在包头建成了国际首条10吨级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中试生产线并生产出首批产品,标志着我国在稀土高附加值下游应用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该生产线采用国际首创新方法,以丰产的稀土镧、铈元素为原料,制备的产品性能优异、无毒无害,预期将产生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亮点成果

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示范项目投产成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采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全球首套煤经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一次投产成功。这是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化技术应用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表明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煤炭清洁化利用以及缓解大气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万米深渊科考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

中科院深渊科考队结束68天航程,完成113项试验与科考任务,胜利返航。航次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海底地震仪,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完成了两条万米级人工地震剖面测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取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数据的国家。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3次突破水下滑翔机的世界下潜深度记录……

风云四号卫星红外有效载荷取得重大突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发的风云四号卫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在轨获取的遥感数据,在风云四号首批图像与数据发布会上得到正式发布,确保我国气象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时效对地三维探测,对提高全球观测能力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站在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原油泄露噩梦的终结者——石墨烯包覆的海绵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清理泄漏到海面上的高粘度原油是世界性难题,具有疏水亲油性质的多孔吸附剂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难以快速吸附高粘度的原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团队在解决疏水亲油吸附剂快速吸附高粘度原油这一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成果亮点为:为吸附剂——包裹石墨烯的海绵(GWS)提供焦耳热,降低了原油粘度并提高原油吸附速率。

 

 高低温复式肿瘤微创治疗设备获批上市
 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示范项目投产成功
 风云四号卫星红外有效载荷取得重大突破
 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中试生产线建成投产
 万米深渊科考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原油泄露噩梦的终结者——石墨烯包覆的海绵